敬的意思及寓意
升学辅导 / 高中辅导 / 高中语文
作者:91搜课网
2021-12-18 14:33

敬(拼音:jì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敬”的本义有不同的说法,西周金文中敬字多用为严肃、肃敬之义,恭敬之义始见于春秋金文。《诗经》雅、颂部分多用为严肃、恭敬之义。后来“敬”也指有礼貌地进献、虔诚地供奉、敬意等。
拓展资料:
文化寓意
“主敬”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条重要的伦理规范。所谓的“丧主哀”,“祭主敬”,也就是强调在从事丧礼和祭礼的时候,要避免徒具形式,而一定要有悲哀和敬重的心理。“敬”的对象原为天地、鬼神、祖宗等,后来扩展到人事,通过一套繁复的礼仪来表达“敬”,的心理。
孔子对于“敬”的精神高度重视,有过“色难”的表述,也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一直保持怡悦的表情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这一点恰恰正是孔子所要强调的。他曾非常感慨地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今所谓的孝,也就是能够养活父母的意思罢了。
可是对于犬马来说,它们也都能够得到养活;如果没有敬的态度,孝父母与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的这种表述至今而言都有着极佳的借鉴意义。由于孔子对于“敬”的强调,“主敬”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宋代程颐在谈论儒家所崇奉的至为繁多的礼仪时曾说其精神可一言而蔽之:“毋不敬。”一切的礼法都以一个“敬”字为依归。
赞同
上一篇: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
下一篇:外委是什么意思